1. 首页
  2. 技术知识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图源:电影《杀人回忆 》살인의 추억

“坏透了!”,“请判刑!”,最近的新闻热评中充斥着此类愤怒。

《外企高管不戴口罩跑步,顶撞防疫人员被人肉和辞退》《恶意隐瞒出境史,导致整栋楼被隔离》等热点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人们会为什么会突然“作恶”,哪个因素更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是人格还是其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当你恳求惩罚“舆论中心人物”时,是想要通过惩罚措施给受罚者带来伤害?还是真的想通过惩罚措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些袖手旁观的人都是X的X吗?婴儿有道德感吗?杀人不需要邪恶的动机?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为什么会是另一个人心中的X战士?如何摆脱共情带来的偏见,审视更清醒、理智地看待我们的世界?向你推荐以下五本心理学好书,在躁动的时代声音中,另辟思维之地,重新审视人性。

01

《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为什么熊培云说:世界离X只有7天?为什么X说:有人如此为XX犹太人辩护?为什么许知远说:我们应该更清醒、理智地看待我们的世界?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距今已五十余年,它不断警醒世人,组织化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而组织化中潜伏着一种内在的危险。按米尔格拉姆的说法,当个体“融入”一个组织架构时,这个曾经自主独立的人就变成了一个新“生物”,这个“生物”不再受个人道德观念的束缚,不再受人性的制约,其内心充满的,只是对服从的认可。

02

《摆脱共情》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善良的源泉,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但本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在本书中,作者以精准和有趣的文字展现了共情如何在方方面面扭曲人们的判断,并告诉我们,想要做出更明智的行为和道德决策,我们需要:依赖理性而非情绪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03

《善恶之源》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对道德决策来说无足轻重吗?作者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

但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布卢姆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融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

04

《情境影响力》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人们在截然不同的情境中,思维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我们受到环境影响的程度比我们以为的要大得多,性格、爱情,还有成功全都高度依赖于情境。

本书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看待自己的方式,并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更高效的决策,对周围的世界做出更准确的观察。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启示。请记住,情境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

05

《正义之心》

五本心理学书籍带你探底人性,读懂人心

在每一个群体中,个体之间都存在竞争,我们是擅长个体竞争的灵长类动物的子孙。这造成了人类天性中丑陋的一面。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人乔纳森·海特认为,我们并非像自以为的那么理性和正义,正义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时会是制造纷争的根源,因为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让我们轻易去批评、厌恶、甚至干涉相异于己的信念,这也正是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和冲突的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starterkno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rterknow.com/70446.html

联系我们